记者:陆老被誉为中国的最后一个文人画家,您怎么看?
陆:最后一个文人画家,对。这个是上次有一个外国的一个汉语专家学者,他看了我父亲的画,他是中国通啊,他讲陆老,“你是中国最后一位文人画家”。还有一次呢,就是80年代中期的时候,我父亲收到了一份邀请函,美国堪萨斯州的纳尔逊博物馆,是东方艺术的权威,顶峰了,那封函上说,“我们纳尔逊博物馆能够邀请一个活着的中国人到我们纳尔逊博物馆开个展,这在我们纳尔逊博物馆历史上是破例的”,它是什么呢,它是一般都是死了以后,伟大的艺术家,能够代表东方艺术的,它给你开,活着它不开的,它很牛的,牛的不得了的。
记者:陆老的山水画里都是新东西,就是您讲的,到最后他是打出来了,完全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之后,全是他自己的东西。陆老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应当来讲第一条核心的就是天才。
陆:天才,一个天才一个勤奋,他是20多岁已经很好了,他还生活这么坎坷,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受到了这么多不公平的待遇。他就对我说,一个人要有雄心大略,受点磨难没有什么关系的。
记者:像《江山富贵—陆俨少绘画典藏专场》里的这个《山河新装》这幅图是不是您说的这个时期创作的作品啊?关于这幅意义很大,在陆老的一生当中关于这个青绿山水好像很少,你给我们讲一讲这张作品的来历。
陆:这个青绿呢,我讲就是要对照,我拿哪一个大家的青绿的跟我父亲比呢,吴湖帆的。吴湖帆的青绿没有话说了吧,大艺术家!他的色用的最好,青绿用的最好,但是他和我父亲是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吴湖帆的他是非常艳丽的,艳丽啊,它是一种女性的美;我父亲呢,他是一种斑斓奇古,一个道长的这种胸怀,道长,他是一种男性的,所以我父亲的从格调上来说呢他就比吴湖帆格调高古。它和古人的青绿又不同,它填补了古人青绿这种皴法的空白,他用很多墨点子,点子和青绿混在一起的,这个点子、轮廓、留白都是他创造的,古人是没有的,这幅《山河新装》十几种皴法,一步步要加,十几步,加吐了也要加,这种青绿它从生活中来的,它来源于生活,但是它高于生活,为什么它高于生活呢,因为他对于艺术的理解,他有扎实的传统功夫。你不要看我父亲他画的画,仿宋元的,你放到宋元里面他也是高手,你宋元的大画家他能够跟你拼刺刀的。这张画画了不准留名,是一个时代的悲哀,这也是独一无二的。
记者:陆老他肯定也是不让古人的了。
陆:南京经典拍卖公司和雅昌为我父亲做这个专题,这个是意义深远,我也很感动。我们要缅怀这些大师,学习他们,他们基本上是对于生活没有一点要求,就是为艺术的博大精深,生活上是简单,非常简单。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精神,为艺术殉道。
记者:外国人看中国还是非常客观的。这次拍卖会上也有一件杜甫诗意二十四开册, 那件当年也是新加坡藏家虚怀斋主人收藏的。为什么他特别偏爱杜甫的诗呢?
陆:因为杜甫的身世,他为什么不喜欢李白的呢,喜欢杜甫的呢?杜甫的身世,他的磨难,他的坎坷,甚至于他生的病,和我父亲一样,肺气肿,父亲对杜甫的诗可以说是太了解了,他理解的太深了。
记者:今年是陆俨少逝世20周年,《江山富贵—陆俨少绘画作品典藏专场》也是纪念的一部分。
陆:在北京的美术馆。举办了《搜妙创真—松石斋藏陆俨少书画精品》展览,这个是为了纪念我父亲逝世20周年的。我也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伟大的艺术,艰苦的生活—缅怀我的父亲陆俨少》。
记者:因为今年有几个专场,一个是苏富比梅云堂藏张大千专场,那个是五月份拍的,这个专场当时是影响比较大的,还有一个嘉德当时拍了一个专场,叫老舍、胡絜青夫妇收藏专场,然后春拍压轴的可能就是陆老的这个专场,18件作品,很多都是您以前出版的书上出来的。所以这场拍卖会质量等级,就跟这个梅云堂专场是差不多的,是中国春拍三个强音符。陆老是我们华东这边的大师嘛,虽然是世界上的艺术大师,但是我们作为华东地区也是要把他拉到我们自己身边,有点自豪感。请您介绍一下《江山富贵—陆俨少绘画典藏专场》中的重点拍品《杜甫诗意二十四开册页》。
陆:这套册页非常珍贵,一诗一画,我觉得价值直追以前拍出高价的杜甫诗意百开册。
记者:陆老师《溪山清晓图》给我们点评一下。
陆:这个(溪山清晓图)是77年的,振华,振华是汪政委,汪振华,他是虹桥机场的政委,那时候虹桥机场是军管的嘛,汪政委。这件也堪称代表作。
记者:启功写过一首诗,就是“昨夜携卷归枕伏,居然彻夜听涛声”,就是写这个水卷,回去放在枕头边上,就能听到声音,就是奔腾呼啸。
陆:《峡江险水》点子也好,线条也好,老辣苍茫。
记者:这个构图也很奇特。也是开天辟地这种构图啊。
陆:这种皴法,古人的皴法是没有的,古人的皴法是不够用的嘛,他的这种皴法是来源于生活的,这个点子的,这个山,毛毛糙糙的,这个树啊,这个草啊,就是代表这种东西,很苍茫的,很老辣的,西洋的,印象派的,点彩派,出现印象主义的,印象派,他还没有我父亲这么厉害。你看他这个,你这个看一块出来他就是抽象派的,多厉害这个墨,多厉害你看,苍辣雄浑的。
记者:这个长卷你看一下,《雁荡崖嶂》。
陆:这一张就比那一张早一点,比《峡江险水》早一点。千变万化,你不要看画长卷,还蛮难画的,章法掌握不来的人画不了的,你看他的留白,古人没有这种留白的,但是画的时候他很快。
记者:这个四开册页的《胜景纪游》。
陆:你看这个章法,这个画法,这个笔墨,精妙无比。传统也没有的,他的灵气是很厉害的。灵气啊,灵气就是天赋啊,才气。你不要看这张水墨的,精妙的不得了,一看就知道他风格特别强烈,一看就知道是陆俨少的。这四张册页品相特别完整。
记者:这张《峡江险水之图》也是手卷。这张您题跋过的。
陆:这张不错的,这张比较晚一点,他就是点子,井冈山回来,他就创造了这种点子,这种点子可能也没有的,他是来源于生活的,你不到井冈山,你是创造不出来的。
记者:应该跟八年重庆那边所见四川那边山水也有关系吧,那种山高水急的那种感觉应该也有那边的影子。
陆:有有!巴山蜀水,江啊很窄,很暗,因为山太高了,光线(射不进去)。这个呢基本上就是嘉陵江一段,比较山不太高,这个用笔用墨,他那个留白多好。
记者:后面那两个册页。
陆:这个《岭南胜游十开》就是对景写生了,画院组织的,61年的时候,这个对景写生基本功肯定要扎实,否则你这个什么皴法,千变万化的大自然,这个物体的皴法,你这个基本功不扎实,你不够用啊,画不来的。他是诗意纵横啊,哎呀,他是少年时大胆的不得了,画画,没有一点这个独酌的这个想来想去,一口气完成的。
这个是《宋人诗意册十二开》,因为他读书读的多,所以往往诗意呢他非常非常理解,所以配他的画是很般配的,他把诗里面精华的东西画在画里面。这个墨线条。哪一个画家能够有这个笔墨线条,没有的。升华到一种新的高度了,到自由王国的境界了。这个呢就完全是他自己的东西,完全在画他自己的修养,完全进入到自由王国的境界了,他想怎么画就怎么画,非常自然,升华到一种具象到抽象的阶段,高级阶段,就是熟到生的阶段了,就是浑厚,苍茫。他这个留白的变化多厉害啊。
记者:您对经典拍卖公司的这次《江山富贵—陆俨少绘画专场》具体有什么期待和希望啊?给我们广大藏家讲一讲。
陆:一个就是,向忘记这些近代大师的人提个醒,你们要怀念他们,因为他们在我们的国家,艺术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他们是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们是人民艺术家。第二点就是我们要学习他们为艺术殉道的这种精神,学习他们高尚的品德让我们的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能够一根线贯下来,不要年纪轻的,甚至于我们下一辈再下一辈的,没有了,淡化了,这个你们所做的这些工作就是意义深远。所以南京经典的这一次拍卖会,对于国家来说,对于民族来说,对于世人来说,都是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记者:陆老还有很多艺术故事,传奇经历,艺术见解,到时候我们7月28的雅昌拍卖视频直播解说陆老还可以跟全国的艺术家、收藏家说一说。期待您的精彩讲述。
陆:好的,到时候视频直播的时候和大家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