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代著名诗人;陆俨少,近现代山水画大师。在横断千年的江水,在踏破千年的山峦,两个人逾越千年的碰撞,在《陆俨少画杜甫诗意册》中一一浮现。
《陆俨少画杜甫诗意册》作于戊辰年(1988年),是陆俨少80岁时创作的晚期作品。与常见的杜甫诗意册不同的是,此作在陆俨少经历75岁晚年变法之后,在相当程度上既保持了中年巧于构思、结构丰富、用笔灵动等特点,又展现了晚年雄健苍润、简约浑厚之气象,笔力从外张趋于内敛,笔线奔放恣纵,画风真正进入了老境、化境,乃是陆翁的罕遇高品。
陆翁山水册页的题字一般由其友人代为题写,此本二十四开册页的函套签以及扉页的题字全部为陆俨少自署完成,实属少见,陆翁此处肯亲自提笔,想必自己也是对此册页珍爱有加。这本册页的珍贵,不仅仅在于它承载和见证了一位唐代诗人与一位近现代书画巨匠的情感沟通,更重要的是,它在这区区二十四张纸背上折射出陆先生最具代表性和最完整的画风——包罗了山石的皴法、树的画法、云水的勾法、构图的设置、留白的运用。
值得称述的是,陆俨少勾云勾水之法独具特色。从勾云看,《天欲今朝雨》与《高峰寒上日》中有些敦煌壁画的画法,采用高古游丝描;《巫峡曾经宝屏见》则在云纹转折处多生转折,颇类陈老莲的变形画法。再看勾水,《江阔浮高栋》、《雨时山不改》、《孤月当楼满》分别绘平滩、峡江、险礁的水态,看似皆为线条的堆砌,个中变化却奇妙无穷:绘平滩,以花青和淡墨相杂,线条疏朗,色彩淡雅,体现出流水脉脉之静态;画峡江,浓淡墨线交相使用,似密不透风却杂而不乱,且于纷繁芜杂之中细细观时,几无断笔之痕;至于险礁,激流处全用花青打底,以显悬崖间阴霾险峻之态,礁石前有浪花,后有漩涡,浪花之处皆多留白,而此间情境皆用线条表现出来,足见功力之深!这些绝妙的云水画法,形成了他画面极富生气的动态之势,使他的画作具有一种特殊意念上的鲜活之美,实为古今历代画家中之少有也。
构图是陆俨少此册页中另外一个叫绝的地方。在画作十二幅中多绘山景,故而山势之排放显得尤为重要。像《高峰寒上日》,对于山势之安排,陆氏存心层层重叠,甚至接连叠几重,积蓄力量以取其势,使得画面苍润分明、浑然化一。这种取势方法,其实也就是在局部开合之间,寻求整体上的共同倾向。陆俨少的山水画非常注重气势,他要求笔笔增益其势,处处增益其势,从整齐中求变化,通过层层积叠以取势,群峰奔腾扶摇而上,峥嵘崔嵬的峰峦几乎都朝着一个方向倾斜,从而形成一股排山倒海的雄浑气势。
在笔墨技法上,《十月山寒重》、《高峰寒上日》等作品中浑沦的湿笔勾点大大增多,还出现了以点形成的略带抽象的大小墨块,书写的意味也更足,用笔更自由,整体的气势也更强。《紫崖奔处黑》、《天欲今朝雨》等作品看似笔墨繁密,实则寓工于写,用笔极为简约。又如《暗树依岩落》中的山头,他在绘画的时候,能够根据势的需要作自由延伸,且收放自如;再如《何当看花蕊》中对礁石的刻画,虽然寥寥数笔,但是陆氏所完成的并非简单的轮廓勾勒,而是用色彩的对比、浓淡墨的相破和叠加来形成特有的光影效果,不但使石头显得厚重,而且隐隐约约让人感受到一种立体的效果,这也是他山水画章法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此套《陆俨少画杜甫诗意册》既保持了陆俨少中期风格寓工于写的优点,又兼有晚期风格中最稚拙敦朴的趣味。非常难得的是陆老还为此册页书画相偕而抄录了杜诗十二首,分别对应每一幅画作,这在陆俨少的山水册页中极为罕见。所选诗首首皆为杜拾遗的佳作,字字珠玑,与画作相得益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陆老也不遗余力,尽显书法功底,纵横恣意,力透纸背,使得此册页成为诗书画兼美的惊世典藏之作。
据悉,此套册页将于7月底在南京经典2013春拍中登场,与该册页一同亮相的还有《岭南胜游册页》、《胜景纪游四开》、《山水四开》、《宋人诗意册》等几个册页。
《岭南胜游册页》绘画十帧,2004年由韩天衡先生为此册页题签,比较全面的呈现出画家在表现热带山峦、港湾、楼宇、舟楫诸方面的才艺,实是研究陆俨少山水画艺术的重要一环。册页表现人对大自然的改造和融合,着意于“有我之境”的表现,无疑是陆俨少山水画艺术的另一面。
《胜景纪游四开》为陆俨少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所绘制的精品四开册页,“山林盥木”、“峰峦层叠”、“归帆就泊”、“烟波尽望”这四幅作品分别表现了黄山、青城、厓南、太湖之胜景,其间曼妙,尽在其中。作品题材兼容古今,形式风格多样,画法则涵括了工笔、写意、兼工带写、水墨、青绿等,早期缜密娟秀和后期奔放纵逸两类风格,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四幅佳作合为《胜景纪游》,给人一种清新隽永、古拙奇俏的感觉,具有超凡脱俗的情趣和引人入胜的美感,散发出高品位的文人气息。
《山水四开》册页中的点景人物,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开相神态都入古境,是大师手笔。不仅仅只有山水,还有人物,有鸟兽,这在陆俨少的册页中并不多见。所作款题也不单调,长题不掩画,位置选择与题款内容都恰到好处,可谓一套匠心独运的册页妙构。此作赠予“长安画派”代表之一的方济众先生。
《宋人诗意册》作于1983年,时年陆俨少七十五岁高龄,也正是其晚年变法的伊始,十二幅作品构思巧妙,笔墨精湛。整幅册页以高超扎实的笔墨技艺为根基,以胸有丘壑的博大胸怀为视界,以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为本源,在宋人的诗词间领悟自然的真谛,从而成为陆俨少册页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