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瓷杂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公众账号
njjdpm
联系电话
025-83739973-806
13390799973
经典新闻
南京经典秋拍“一代草圣”林散之书画精品(一)

南京經典二零一八秋季拍賣會

 

預展:20181221日—1222

地點:南京城市名人酒店4樓(中山北路30號)

 

拍賣:20181223

地點:南京城市名人酒店4樓(中山北路30號)

 

 

專場時間

 

09:30  天淡雲閑——文物公司舊藏

10:30  傳世國酒

13:00  一代草聖——林散之書畫

14:00  中國書畫

15:00  大美——中國古代書畫

16:00  藝術南京——南京頂級畫家

 


 

 
“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赵朴初先生称赞为诗、书、画“三绝”的艺坛大家。南京经典自2000年始,率全国之先,着力关注林散之书画的艺术价值。至今秋,南京经典已成功推出22次“林散之书画”专场,成为南京经典最为悠久而成功的传统特色品牌。
此次“林散之书画”专场在征集中继续采取了“减量提质”的策略,甄选了33件书画佳作,拍品出处明确,或为林昌庚先生旧藏,或为出版、展览之作,或为名人上款作品,或为资深藏家提供,作品“少而精”,且来源可靠,是为本场最大亮点。
 
 

1 林散之 江山如画
水墨纸本  镜心  33×67cm
 
备注:上款人“大祥”为李大祥,原南京新街口修表师。作品由家属提供。
 
 

5 林散之 毛泽东 清平乐·会昌
水墨纸本  镜心  40×160cm
 
出版:《林散之草书精赏析》,P238,文物出版社,2012年。
 
 

201 林散之  陈毅 题西山红叶
水墨纸本  镜心  83×35cm
 
备注:上款人为田麟斋,作品由家属提供。
 
 

202 林散之  李洞 山居喜友人见访
水墨纸本  立轴  107×34cm
 
备注:上款人为田麟斋,作品由家属提供。
 
林散之(1898——1989),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祖籍安徽和县乌江镇七棵松村,生于江苏江浦县乌江镇江家坂村。六岁入塾,十四岁父亲去世,家道骤落,即谋塾师,借以糊口。其艺初从乌江范培开学书,授以包世臣执笔之法。三十二岁时(1929年),经其诗文老师和县张栗庵先生指示门径,并介绍拜入黄宾虹门下学画,负笈沪滨。后发远游之念,挟一册一笔,跋涉一万八千余里,得写生稿八百余幅,诗二百余首。这是林老艺途的困难寂寞的铺垫时期。直到一九六二年他由江浦县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任画师之日,他才在名义上正式进入了艺术殿堂,其时先生已经六十五岁了,其书画的声名还局限在乡里和南京城。
1972年,为庆祝中日恢复邦交,《人民中国》画报准备出版“中国现代书法作品选”,经新华日报编辑田原推荐,林老草书条幅《东方欲晓》参加展览,得到启功、赵朴初、郭沫若等书法家高度评价,启功先生看到林散之书法作品,曾恭敬的脱帽三鞠躬,称:“出入汉魏,放笔为草,纵横上下,无不如志”。赵朴初先生赞之“当代三绝”。
1984年,以日本书坛巨擘青山杉雨为团长的全日本书道访华团来到南京,拜会林散之,青山衫雨说:“中国书法有林散之,是中国的骄傲。”并敬题“草圣遗法在此翁”为赠,一时林散之名声大震,至此“当代草圣”之美誉名扬中外。
 
 

14 林散之 李太白 歌行
水墨纸本  手卷  28×330cm
 
出版:
1.《林散之年谱》,P232、233,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
2.《一代草圣—林散之书画精品集》,P27/28,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年。
展览:“一代草圣—林散之书画精品展”,2018年5月26日至6月1日,南京南视觉美术馆。
备注:此件为邵子退先生旧藏。
 
 
 
18 林散之 自作诗 太湖纪游
水墨纸本  立轴  33×135cm
 
出版:《金声玉振—金陵四家书法精品集》,P38,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年。
展览:“金声玉振—金陵四家书法精品展”,2018年10月18日—26日,南京南视觉美术馆。
 
 

17 林散之 元遗山 论诗
水墨纸本  立轴  96×42cm
 
出版:《金声玉振—金陵四家书法精品集》,P37,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年。
展览:“金声玉振—金陵四家书法精品展”,2018年10月18日—26日,南京南视觉美术馆。
 
 

2 林散之 书联
水墨纸本  立轴  137×34cm×2
 
年愈“古稀”而思变法,变而大成者,前有齐白石、黄宾虹,散之先生当名列其后,他们都是大器晚成者。前者为画,后者为书,中国书画,同源同法,其变化规律亦颇多相似。变法后的先生勤奋依旧,每日作晨课,临习《史晨》、《乙瑛》诸碑。“童子功”直做到“古稀”之后,大约也是世所稀见的。李可染先生说自己是画坛“苦学派”,散之先生何尝不是书坛的苦学派呢!
林散之从王铎书法中悟得涨墨之妙,继承并发展了黄宾虹用墨之奥,将浓墨、淡墨、焦墨、枯墨、润墨、渴墨、宿墨等绘画诸墨法,施之于书法创作,前无古人。长锋羊毫饱蘸浓墨之后,将笔尖轻轻点上一点清水,一下笔,水墨交融,千变万化,妙不可言!
 
 

7 林散之 元遗山 论诗
水墨纸本  立轴  88×31cm
 
出版:《林散之书法选集》,P43,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
备注:上款人“仲华”为林散之入室弟子冯仲华。
 
 

3 林散之 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
水墨纸本  立轴  107×32cm
 
 

6 林散之 王安石 乌塘
水墨纸本  镜心  69×34cm
 
出版:《金声玉振—金陵四家书法精品集》,P50,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年。
展览:“金声玉振—金陵四家书法精品展”,2018年10月18日—26日,南京南视觉美术馆。
 
 

8 林散之 自作诗 远游归来
水墨纸本  立轴  94×33cm
 
出版:《金声玉振—金陵四家书法精品集》,P24,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年。
展览:“金声玉振—金陵四家书法精品展”,2018年10月18日—26日,南京南视觉美术馆。
 
对于学书,林散之自言:“我到六十岁后才学草书,有许多甘苦体会。没有写碑的底子,不会有成就。”
所谓“六十岁后才学草书”当指其六十岁后才以草书为专攻。现存他三十余岁时的草书作品已颇见功力,四十余岁所作草书已形成其个人风格的基本模型,大抵为黄宾虹笔法与怀素草书体势相渗透。六十岁后,他将主攻目标转向了草书,对书体中难度最高、艺术抒情性最强的草体作最后的冲刺,以攀登书法艺术的最高峰。
其行笔相对较慢,常常力透纸背,所作草书如龙飞凤舞、似仙风道骨,老辣瘦韧,圆浑矫健,果感飘逸,可谓“远看有势,近看有质”,颇具一种“得道成仙、出神入化”之书卷气息,人们从起伏跌宕的满纸烟云中还可领略到如同音乐的节律美、诗文的抒情美和国画的虚实美。
林散之八十岁后作品,有时通幅以浓墨焦墨为之,聚墨处黑而亮,神采夺人,枯墨散锋处一枯再枯,墨似尽而笔仍在擦行,只见笔墨化作虚丝,在似有若无间尤显其意韵、精神之超凡。有时又以宿墨为之,时而墨晕中见有浓墨凝聚,乃运笔之实迹,时而变枯、变淡,笔意一翻转,又变润、变浓。他充分利用长锋羊毫蓄水多、下注慢,便于连续书写的特性,笔毫内所蓄水、墨不匀,即可随笔锋翻 转、运笔速度的快慢产生浓淡干湿的无穷变化。
 
 

16 林散之 蜀江纪游
水墨纸本  镜心  69×35cm
 
备注:上款人张凭(1934-2015),河南新乡人。195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山水师从李可染,花鸟师从李苦禅,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
 
 

24 林散之  太湖帆影
设色纸本  立轴  138×50cm
 
出版:
1.《云在青天—林散之、圆霖书画精选》,P50/51,荣宝斋出版社,2011年。
2.《纪念林散之诞辰120周年作品集》,P7,江苏美术出版社,2018年。
 
 

32 林散之 自作诗稿
水墨纸本  手卷  28×224cm
 
备注:此件为林昌庚先生旧藏。
 
 

33 林散之 自作诗稿二十八开
硬笔纸本  册页  尺寸不一
 
备注:此件为林昌庚先生旧藏。
 
 
林散之的画亦如他的书,是从其师黄宾虹变化而来。共同处是以书为画,笔笔“锥沙”、“屋漏”。宾老朴拙浑厚中见天真烂漫,散老则遒劲老辣间以苍莽勃郁。他有一首题画诗:“古人作画,知予为取。不疾不徐,往复容与。墨如精金,笔如刚杵。燥裂秋风,润含春雨。法备艺至,吾师所祖。”这便是他的追求:稳健有序的步骤,精当有力的笔墨,枯润相济的气韵。他早中期的作品,大都交待周详,到了晚期,便“横皴竖点笔和墨,不重形骸独重神”了。

 



 

南京經典二零一八秋季拍賣會

 

聯繫方式

 

手機

王經理13337816040(古代與近現代書畫)

趙經理15305180218(當代書畫)

曹經理18795979081(瓷雜文房)

施經理15850510685(傳世名酒)

 

固話025-83739073

Q Q2561140514

郵箱njjdpm@njjdpm.com

官網www.njjdpm.com

電子圖錄:http://www.njjdpm.com/m/preview

地址南京市鼓樓區中山北路30號城市名人酒店4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