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录 号: | 727 |
名 称: | 书法 |
作 者: | 茅坤 |
尺 寸: | 27.5×386cm |
估 价: | RMB 1,200,000 -- 1,600,000 |
说 明: | 水墨紙本 手卷 釋文 《自詠》穆生去已久,吾獨戀微官。借問銀魚袋,定如竹籜冠。抱廬千樹荻,隔水一魚竿。應嘆逃水晚,何言祝屣難。含元朗過防,山齋賦詩謝。 《謝研邀入西湖》獨臥江潭如雪林,何當知知過花深。探囊半貯漁樵什,攜帶如聞山水音。此夕歡逢狂欲舞,翻追惜別思難禁。西湖三月春如錦,遲爾煙波載鶴尋。 《其二》欲借西湖作墨池,研邀春色入新詩。孤山亭畔鶴初放,十錦塘前柳欲絲。紺殿琳宮縈遠近,丹崕系水望迤逶。仰天呼問發長嘯,雙綰風流不自持。 《過放鶴亭》放鶴亭前一以眺,孤山處士恍仙靈。不逢使者引笙吹,猶有梅花照客星。台閣虛無雲際現,煙波縹緲望中青。我今拄杖凌風過,忽覩玄裳迎戶扃。 《望湖亭》望湖亭畔望煙波,半俯樓台半蘇蘿。柳色下橋湜羽墨,桃花十里佛笙歇。□宮鼌室洲前隱,仙唄僧鐘水上過。我亦華陽洞里客,手提如意□星河。 《過傳鑠衣園》縍年曾過錦衣園,爾帶軒楹壑帶垣。不減石索草含水,卻疑趙勝引平原。暗穿蘚壁尋麏跡,夕俯松□聽鳥言。聞說伊人好賓客,騷壇詩社研空門。 《過靈隱寺》飛來峰下偶招尋,壑轉巗迎深復深。忽覩啼猿穿石壁,又看怪鼮掛松林。泉乾半雜笙歇曲,谷嘯如聞鐘梵音。我亦風流多逸調,卻疑遍地布黃含。 《再自詠》不掛泉參四十春,偶攜鳩杖過尋真。朝穿三竺聽鐘梵,暮入孤山訪釣緡。一劍一瓢伴蘪鹿,半夷半惠狎風塵。遊人似解神仙調,漫道翛然古逸民。 《晚錦六橋啼明慶》桃花柳色綰蘇堤,十里春風撲馬蹄。處處妝台俯煙靄,嘈嘈以簫管入鶯啼。婚歌艷舞天將暮,紫陌紅塵日已西。此夕風流多逸調,歸囊一卷洞天題。 《感懷一首》尋山未遍遽行歸,閃電奔雷送落暉。豈是山靈猶戀客,故將風雨欲霑衣。速將歌舞馬蹄散,明日江城花事稀。一切繁華疑幻泡,何如巗下偃荊扉。 《抵家再賦》借問先生何處來,人人盡訝看花山。槖裝半綰松蘿帶,瓢貯余酣蘇荔松。十二山河擁歌舞,三千世界俯樓台。唳看賦草都題盡,中夜生萍矚上台。 款識 八十八翁茅坤漫書於耆湘堂。 鈐印 茅坤私印(白) 鹿門山中人(朱) 翰墨流芳(白) 題跋 鹿門先生精選唐宋文,編定八家之目。後之作者欲再增一家不得,使天下學人知所宗向。雖桐城方、姚亦無以易之,其功偉矣!此卷為先生手書西湖詩,詞翰雙絕,世目罕見。己卯秋得之金閶,可寶,可寶!甲寅秋,睫庵。 鈐印 景福私印(白) 說明 裴景福舊藏並題跋。 備註 1.茅坤(1512~1601),字順甫,號鹿門,歸安(今浙江吳興)人。明末儒將茅元儀祖父。明代散文家、藏書家。嘉靖十七年進士,官廣西兵備僉事時,曾領兵鎮壓廣西瑤族農民起義。提倡學習唐宋古文,反對”文必秦漢”的觀點,編選《唐宋八大家文鈔》,為明中後期“唐宋派”的代表人物。著有《白華樓藏稿》、《茅鹿門集》。 2.裴景福(1854~1926,一作1865~1937),字伯謙,睫庵,別署西域戍卒,室名壯陶閣、吟雲軒,安徽霍丘人。精鑒藏。著有《壯陶閣書畫錄》、《河海崑崙錄》。 |
成交价: | 1,700,000 |
拍 卖 会: | 南京经典2016春季拍卖会 |
专 场: | 大美-古代书画 |
声 明: | 本网站对于拍品状况的描述仅供参考,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