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明:
|
水墨纸本 册页
款 识 (一)烟雾模糊一卷之多,子冶。多留空处,少写题字,大凡作事贵留余地。子冶。
(二)案头清供,灵璧磬浮,泗滨琢研山,古而文无斧凿之痕,而生墨池之云。昨岁得此石,石后有铭,知为石鼓亭张氏旧物,又有山舟铭。
(三)横看成岭侧成峰。子冶。
(四)坡上之仇池耶,米家之研山耶,何碧波之潺潺之耶。子冶。
(五)霭若春云,瘦绝绿君。清光大来,朝暾夕曛。子冶。
(六)峭壁幽壑,时来天风坳折之处,疑蟠箨龙。子冶。
(七)我家窗外之景,有时月来墙阴清影。子冶。
(八)千山万山之中,千竿万竿之外,墨叶水云寒泉如带,不画泉而有落泉之意。子冶。
(九)画竹与画石异,画竹之石意在竹也。此则意在画石随意,数作苔草用也。子冶。
钤 印 (一)应绍(朱)
(二)应绍私印(白)
(三)竹契(朱) 瞿蓭(白)
(四)子冶(朱)
(五)月壶(白)
(六)应绍(白) 瞿蓭(白)
(七)应绍私印(白) 鹤沙(朱)
(八)竹瞿(朱)
(九)应绍(白)
备 注 钤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瞿应绍》,P1559,第4印。
说 明 瞿子冶,名应绍,字陛春,号子冶、月壶,晚号瞿甫、老冶、石瞿、缄斋,室名“毓秀堂”、“万竹盦”,上海人。清道光年间贡生,官玉环同知。工诗词,善书画,精兰竹,又长篆刻、鉴古,好收藏。擅制紫砂壶,法陈曼生,为曼生之后文人壶代表。
按 语 清代中后期对紫砂艺术产生过巨大影响力的艺术家,首推陈鸿寿和瞿子冶二人。但在当代视野中知名度最高的,则毫无疑问是瞿子冶。瞿子冶设计的子冶石瓢是紫砂中最受欢迎的器形。
瞿子冶是嘉道时期的松江人,善兰竹,和陈曼生一样,也以诗书画三绝并称。这本册页九开,皆为兰竹幽石,正是瞿子冶最善长的一路,书法亦特别流畅,所题有述其艺术理论者,如“千山万山之中,千竿万竿之外,墨叶水云寒泉如带,不画泉而有落泉之意”,有写景之词“峭壁幽壑,时来天风坳折之处,疑蟠箨龙”,体现出瞿子冶语言的造诣。无怪能以紫砂之外的诗书画修养,设计出最为文人所爱的器型传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