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明:
|
设色纸本 立轴
【款 识】 1.玉楼中人口脂红,冬心之心忽还童。篆籀笔作折钗股,飞仙舞妙妍而雄。戊子春日孝陵探槑(梅)对花写照。顺德蔡谈月色识于白下茶丘西屋之茶喜亭。
2.戊子季夏复寄新嘉坡奉赠顺德同乡会惠存。月色又识。
【钤 印】 蔡夫人谈月色(朱) 月色(朱) 谈十娘(白) 月色(朱) 戊子(白) 国花传神(白) 茶恩茶憙茶四妙亭印(朱)
【说 明】 现藏家直接得自新加坡同乡会家属。
【按 语】 谈月色是民国颇为传奇的女画家。广东顺德人,原名郯,字古溶、溶溶,常署名“月色溶溶”。善篆刻,有“现代第一女印人”之称。初出家为尼,后还俗嫁名士蔡守为妾。蔡守取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句,为其改名月色。后入南社,篆刻与书画日进。谈月色擅梅,有“梅王”之称,书法擅瘦金书。
此“春日探梅图”便是谈家梅花、瘦金体书与谈印的完美结合,画完后重题赠予新加坡顺德同乡会,由狮城回流,来源清晰。看题跋可知,画乃1948年明孝陵游春时的写生。谈月色之梅,一人出手,十样风流,有工有写,亦彩亦墨。但生气淋漓如此件者,诚不多见。岭南人乡情甚笃,女画家远赠南洋同乡会之作,必至精之物。
在修长的画面上,谈月色用富于变化而毫不繁乱的笔法,再造了那年春日入眼的梅枝。枝干时枯时润,穿插向上,层次清晰。笔笔有变化而不离物象造型。整树红梅从骨朵到初绽,再到盛放,由浓至淡层层变化中满眼生气,痛快中有女性的谦和,典雅里现勃然的欣喜。这是一个艺术家于游春途中被感动时方能达到的高度。
画上题自作诗一首,以谈氏瘦金体书之:“玉楼中人口脂红,冬心之心忽还童。篆籀笔作折钗股,飞仙舞妙妍而雄”。女画家借由这首谈论金农梅花的七言,来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女性的温柔灵动中见雄强的笔法方才高妙。观是画,确如是。
作为“现代第一女印人”,谈月色的用印之道极为讲究,不但众体皆备,而且摆布亦极雅。全画五方印章(“蔡夫人谈月色”、“月色”、“戊子”、“国花传神”、“茶恩茶憙茶四妙亭印”)皆月色自制,朱、白、肖形印具备,各有神通,钤盖的位置错落有致,节奏分明,成就了整个画面不可或缺的形式美。
“梅王”谈月色此作集诗、书、画、印、写生、乡情于一体,万里归来,首现拍场,勿忽勿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