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瓷杂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公众账号
njjdpm
联系电话
025-83739973-806
13390799973
南京经典2019春季拍卖会
大美 — 中国古代书画
上一件 下一件
图 录 号: 316
名 称: 张修  春山待客图
作 者: 张修 (明末清初)
尺 寸: 163×53cm
估 价: RMB 350,000 -- 450,000
说 明: 设色绢本 立轴 【款 识】 长洲张修画。 【钤 印】 张修之印(朱) 损之(白) 【说 明】 文物商店旧藏。(背部有标签) 【按 语】 张修,字损之,明末清初人吴门长洲人,后迁居金陵,成为清初金陵画坛的重要成员。周亮工“金陵八家”的最初版本中他被推为八家之首。惜乎其人以“泥上偶然留指爪,飞鸿哪复记东西”的姿态飞掠画史,只给后人遗落了吉光片羽。本件山水的出现,填补了一些历史的亮光。 关于“八家”之说历有纷争,学界此前多采纳张庚《国朝画更录》龚贤为首的版本。但随研究发展和新证据的发现,国朝版已被普遍质疑,一来因为张庚与“八家”不属同代,二来其人亦未到过南京,所记之事当为耳闻。 “八家”可考的源头,始见于王弘撰(1622—1702)编著的《西归日札·善画八大家》(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刻本),成书较早的周亮工《读画录》虽然收录了张修在内的诸位金陵画家,但并未明确出现“八家”之说,而录入“八家”的方志(乾隆《上元县志》嘉庆《江宁府志》)皆晚于王本。 《西归日札》记载的周亮工“八家”以张修为首: “金陵之以善画名者众矣,而周栎园(周亮工)司农独标举八人,曰八大家。则张损之(修)、谢仲美(成)、樊浴沂(沂)、吴远度(宏)、樊会公(圻)、高蔚生(岑)、胡石公(慥)、邹方鲁(喆)也。其时有叶荣木(欣)、盛白含(丹)、施雨咸(霖)、盛林玉(琳)辈,八人者不能过之,乃不与焉。” 王弘撰是陕西华阴人,明亡后放弃科举,游历于江浙二十余载。他仅比周亮工年少十岁,既是同辈,客金陵时又与周亮工交好,不但题跋过周的藏画, 所撰《砥斋集》还收有写与周亮工的尺牍,皆以极敬之语出之,直呼“今之世,如先生者几人乎,殊可叹也”。 由极敬重周亮工的同辈友人所记录的周公语录,是至为可靠的历史证据。 张修其人的生活和作画状态,《读画录》有记载如斯: “性狷介,自开三径于鹫峰寺侧。篱落幽然,花竹静好,偶然欲画,伸纸为数笔,倦则弃去,最不耐促逼也。工山水、花草、虫鸟,更好绘藕花,人争购之。君常独坐鹫峰钟楼,反扃其户,不闻声息,遐想云外,肃然吮笔,宜其落纸皆非凡近也。” (张修性情耿介,他在鹫峰寺旁边自开小路(在那儿居住),院子幽然,植被静好。想画的时候就画,不想画就置笔,绝不能被催促。他山水花鸟都擅长,更好画荷花,人们争相购买他的画作。他常常独坐在鹫峰寺的钟楼上,家里锁着门,听不到里面的声音,他就在遐思中肃然落笔,所画的都是非凡的景象。) 张修的生卒年已不可查,周亮工把他排在八家之首可能因为他的年纪稍长于其余七人(其中生卒可考的画家确是按年龄排列)。不过《读画录》可以确定的是,张修彼时住在鹫峰寺旁,鹫峰寺位于白鹭洲东北角,是明代金陵名刹。张修常在这里登钟楼思量绘事。此外他的创作状态非常随性,兴之所至时方落笔作画。 不常画,画的慢,可能解释了为何张修存世的作品如此稀少。 远观此图,一纸春山统摄高远、深远、平远,17世纪的金陵风貌扑面而来。构图、风格都极类吴宏、高岑、樊沂、邹喆之辈,无怪周亮工把他们视为金陵绘画的代表(值得注意,此初版“八家”绘画风格都很类似,而龚贤则与此迥异而自出面貌)。近观局部,山石皆为长线条勾勒边缘,略皴肌理后,用薄薄青绿简淡敷色的手法营造;其山体的堆叠程式、水面的大片留白,树木穿插布局的写生感,全都饱含着清初金陵山水的共性。再细观画中点景局部,屋舍、庙宇又处理得自然生动,充满合理的细节与层次,仿佛精彩的写生。 纵观是卷,漫山碧翠,一派春和景明气象。远山高耸入云,山间飞涧流泉,林木葱郁,屋宇台阁掩映其间,一文士独坐屋中,静望满园修竹,似待踏春而来的好友。
成交价:
拍 卖 会: 南京经典2019春季拍卖会
专 场: 大美 — 中国古代书画
声 明: 本网站对于拍品状况的描述仅供参考,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