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明:
|
八張 紙本 鏡心
年代 清中期寫本
钤印 念樓 保印 子建 孟瞻 楊氏季子
提要 拍品為劉寶楠於梅植之宅見牡丹盛開特作詩以呈,後梅植之、劉文淇、王僧保、王翼鳳、楊亮等相繼唱和,首有吳讓之墨筆題「劉梅兩先生暨同人倡和遺墨」,下有薛壽題記。
吳熙載(1799-1870),原名廷揚,字熙載,後以字行,改字讓之,亦作攘之,號讓翁、晚學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蘇儀徵(今揚州)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
劉寶楠(1791-1855),字楚楨,號念樓,寶應人。清代經學、考據學大師。道光二十年(1840)年進士,歷任三河、寶坻知縣。是「揚州學派」的傑出代表。
劉文淇(1789-1854)字孟瞻,江蘇儀徵人。嘉慶間優貢生,候選訓導。精研古籍,貫串群經,於毛鄭賈孔之書及宋元以來諸學說,博覽冥搜,實事求是。與劉寶楠齊名,有「揚州二劉」之稱。著有《清溪舊屋文集》。
梅植之(1794-1843),字蘊生,號嵇庵,江蘇揚州人。書從包世臣,真、行、草、篆、隸無不工。通經學,善詩文古琴,以詩聞名於江淮間,著有《嵇庵詩鈔》。王僧保,字西御,儀徵人。諸生。性伉爽孤傲,不隨流俗,築松西書屋以居,雜蒔花竹,吟嘯其中。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陷揚州,毀其書屋,遂絕食而死。著有《秋蓮子詞》等。
王翼鳳,字句生,儀徵人。廩貢生。與兄僧保齊名。治經通《左氏春秋》。客浙江學政幕十餘年。太平軍陷杭州,與寓杭之肇慶知府程葆對縊於堂。著有《捨是集》等。楊亮,字季子。江蘇甘泉(今揚州)人。將門世家,襲騎都尉世職。篤學敦行,有名於江、淮間士大夫中,學包世臣書法,名亞於吳熙載。薛壽,字介伯,江都人。早年受業於梅植之。後主講湖北經心書院。精音韻訓詁之學。為文雅潔有致。著有《學詁齋文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