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雛雞

作  者:潘天壽

尺  寸:55×42cm

估  价:RMB 600,000 ~ 800,000

拍品描述

水墨紙本 鏡心 款識 擬個山僧而未似矣,六三年杏花開之後,壽者。 鈐印 潘天壽(白) 壽(朱) 潘天壽《雛雞》賞析   八大山人無疑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座豐碑,也是文人畫發展至頂峰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在潘天壽先生的心目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也是心追手摹要比肩的前代大師。   縱觀潘天壽先生一生的作品,尤其到晚年更是畫過不少擬八大山人的作品。他注重八大的格調意境,又潛修其在筆墨上的精妙絕倫,更吸收八大在形式上的佈局奇峻,這為他改變中國畫自清末民初形成的沈悶範本和艷俗風格而成為現代中國畫的嶄新圖式有著重要的作用。這裡的“擬”有時只是畫家的一個托辭,說明題材的來源,中國文人畫的創新,著重的是筆墨之新,形式之新,意趣之新,而非題材。有新的思想,才能出新的意境。無怪乎吳昌碩先生早就斷言:“阿壽學我最象,跳開我也是最遠的”。這個“擬”字不但讓我們欽佩潘先生的真誠的治學精神,更是他對自己擬而不同所達到的藝術境界的欣喜和自信!   此《雛雞圖》是他非常喜歡畫的題材,這一黑一白憨態可掬的小雞,甚是認人喜愛。這裡我們不能不說的是潘天壽先生的那方常用閒章“知白守墨”。他常說:“虛從實來,白從黑來。老子有言,知白守黑。即知道白的,黑才能守牢!”“經營白的就等於在計劃黑的”,“空白處理不好,實處也搞不好”。這不僅強調了布黑的重要性,更強調布白的獨特價值。所以我們從中可以感悟到為甚麼潘畫會給我們如此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因為其不但將筆墨提煉到如此精妙、力能扛鼎,構圖上更深諳著中國道家陰陽變化的哲學思想。故潘天壽先生的巨幅作品也不會給人有一絲的零亂,整體而結實。就是一枚尺頁小品都能給人以震憾力量的淵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