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描述
紙本 手稿 手稿一冊50頁并附信箋紙一張,封面為楊沫親筆題簽,註明內容由其在1968年整理並說明,內頁為藍印紙復寫而成。 楊沫(1914~1995)當代著名女作家。1934年開始文學創作,發表作品,多是些反映抗日戰爭的散文和短篇小說。曾任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委員、全國作協理事、北京市文聯主席、《北京文學》主編等職務。 她的代表作《青春之歌》是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學生運動、塑造革命知識分子形象的優秀長篇小說。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學生運動,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靜這一在三十年代覺醒、成長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小說在讀者中特別是青年學生中影響深廣,曾由作者改編為電影劇本,拍成同名電影上映。 王安憶早期小說較多傾訴個人情感及表達個人生活經驗與感想,《墻基》亦屬於此例,文中有不少生動刻畫的文革片段皆為其親身經歷,具有作者“自我抒發”的一些特征又用細膩的筆調抒發主人公們的情感。她從日常生活裏尋常百姓的感受去寫重大的歷史事件,細微的情感波動,微妙的憂傷惆悵是小說的主要立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