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描述
《兩地書》,毛邊本,魯迅、許廣平著,32開,青光書局1933初版; 《癡華發》,藍印本,魯迅校點,32開,北新書局1926年初版; 《蘇聯版畫集》,精裝,魯迅題序,32開,良友圖書1936年初版; 《魯迅書简》,線裝影印本,魯迅著,16開,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初版; 《鐵流》,平裝,亞歷山大·綏拉菲靡維奇著,曹靖華譯, 32開,光華書局1932年再版; 《毀滅》,毛邊本,魯迅譯, 32開,1931年初版大江書鋪。 其中《毀滅》為李育中校對本,首尾均有題註,註釋清晰。《鐵流》一經出版便遭民國文禁魯迅在其譯介、出版、宣傳、流通方面付出巨大努力。 《兩地書》著錄於《唐弢藏書》p157,于潤琦著,北京出版社,2005年 《癡華發》著錄於《書葉叢話》p449,姜德明著,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姜德明書話》p17,姜德明著,北京出版社,1998年。 《魯迅書简》著錄於《姜德明書話》p379,姜德明著,北京出版社,1998年。 《鐵流》著錄於《唐弢藏書》p137,于潤琦著,北京出版社,2005年;《書葉叢話》p545,姜德明著,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魯迅(1881-1936),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慘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 “魯迅”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 李育中(1911-2013),翻譯、詩人、影評人、戰地記者,晚年是著名的藏書家。擅英文、葡文等外文。是海明威的作品《A Farewell to Arms》最早的中文譯者。1938年参加抗日,入緬遠征,擔任英文秘書兼戰地記者,作報告文學《緬甸遠征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