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 梅石冊頁

作  者:呂鳳子

尺  寸:24×24cm×12

估  价:RMB 120,000 ~ 150,000

拍品描述

水墨紙本 冊頁 款識 先生殊高興,攘弟子之弟子而教之,周生遜捨,任生慧嫻,均昔從守玉游。而今從守玉教者,先生教寫梅,後兩月來積稿頗多,惜散失殆盡,茲裱存未散失者若干幅,亦是志先生之好事不。丁丑,鳳先生。 凤先生。阿凤。凤子。 鈐印 阿鳳(朱) 鳳先生(白) 備註 楊守玉,常州人,呂鳳子先生得意弟子,其母劉氏為劉海粟姑母。“正則繡”創始人之一。 任惠嫻,師從楊守玉,曾於正則學校就讀,中國第一代“亂針繡”頂尖級大師。 “正則繡”是以縫衣針為工具,彩色絲線為材料,運用西方繪畫理論和自創的亂針指法,所構築起來的一種全新的藝術樣式。正則繡起源於丹陽,為鳳先生所創。 1911年呂鳳子創立正則女子職業學校,並設立縫繡班。當時聘請楊守玉為刺繡教師。在教學中,先生把西畫的繪畫理論和素描方法運用到刺繡中去。使得刺繡具有了嶄新的美學價值,開創了一個藝術表現的新領域。呂鳳子之後將此技藝傳授給楊守玉,後者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體系,鳳先生有意把這種新繡法命名為“楊繡”,楊堅持不受,遂以學校為名,稱為“正則繡”。 任慧嫻師從楊守玉,並將這門技藝很好的傳承和發展。“正則繡”不僅具有其自身的、不為別種藝術形式所取代的獨特表現力和形式美感,而且,有著深刻的精神內涵和高度的藝術境界。鳳先生在從未對任何人談論過“正則繡”,也幾乎沒有留下文字的記載,但其傾注了大量心血,終被世人所知。